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肝衰竭诊断标准是什么

2024.08.09 10:22

慢性肝衰竭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表现,如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障碍、腹水或肝性脑病等。

慢性肝衰竭通常是在慢性肝病如肝硬化等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的。首先,胆红素的持续升高是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肝脏代谢和排泄功能的严重受损。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这意味着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显著下降,导致出血倾向增加。腹水的出现提示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导致的水钠潴留。肝性脑病则是由于肝脏解毒功能丧失,氨等毒性物质蓄积影响大脑功能,可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还可能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极度减退、腹胀等,以及进行性加重的乏力、消瘦等全身表现。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引起类似表现的疾病。诊断慢性肝衰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可辅助了解肝脏的形态、结构以及有无其他并发症。通过全面评估,才能准确诊断慢性肝衰竭,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