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踝扭伤的四个恢复阶段

2024.10.13 00:46

脚踝扭伤通常有四个恢复阶段。

在脚踝扭伤后的初期,即炎症反应期,受伤部位会出现疼痛、肿胀、发红和发热等症状。此时,身体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开始应对损伤。这一阶段一般持续数天,在此期间,要立即进行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等处理,以减少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

接下来是肉芽组织形成期,这时候肿胀逐渐消退,疼痛也有所减轻。身体开始修复损伤的组织,形成新的肉芽组织。这个阶段需要保持适度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再次损伤,但也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轻微的活动,如脚趾的屈伸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同时,可以配合一些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等,来帮助组织修复。

然后是纤维组织形成期,此时损伤部位的组织进一步愈合,形成纤维组织,脚踝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可以逐渐增加活动的强度和范围,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如脚踝的屈伸、旋转等动作,增强脚踝周围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最后是重塑期,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恢复,脚踝的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可以进行一些更具挑战性的运动和训练,让脚踝适应各种活动状态,达到完全康复的状态。在整个恢复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建议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以确保脚踝能够完全恢复,避免留下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