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房颤患者需要长期抗凝吗

2024.09.10 18:14

房颤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抗凝。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失去正常的收缩节律,导致血液在心房内瘀滞,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脑部等部位,引发严重的栓塞并发症,如脑栓塞,会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危及生命。长期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的发生风险。

是否需要长期抗凝并非绝对,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如CHA₂DS₂-VASc评分和出血风险如HAS-BLED评分。对于血栓栓塞风险较高的患者,通常建议长期抗凝;而对于低风险患者,可能不需要抗凝或仅在特定情况下抗凝。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生活方式等也会影响抗凝决策。抗凝治疗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等,但通过密切监测和合理调整抗凝方案,可以尽量减少这些风险。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同时,患者还应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外伤等,以减少出血风险。房颤患者是否需要长期抗凝需要个体化评估,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