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肠道息肉一般分哪几类

2024.08.11 19:11

胃肠道息肉一般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

炎性息肉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黏膜增生而形成的息肉,比如长期的肠道炎症可引起此类息肉。通常较小,形态较规整,表面光滑,一般不会恶变。

增生性息肉也是较为常见的类型,通常是黏膜的过度增生所致,多发生在胃、直肠等部位。这类息肉一般也无明显症状,恶变风险较低。

腺瘤性息肉是较为重要的一类,特别是直径较大、形态不规则、表面溃疡或出血的腺瘤性息肉恶变风险相对较高。腺瘤性息肉又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以及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较为常见,恶变率相对较低;绒毛状腺瘤相对少见,但恶变倾向较大;管状绒毛状腺瘤的恶变风险则介于两者之间。

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息肉,如错构瘤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胃肠道息肉的具体类型需要通过内镜检查并结合病理活检来明确。发现息肉后,应根据息肉的类型、大小、部位、数量等因素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内镜下切除等。同时,对于切除后的息肉,也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是否有复发或恶变的情况。因为即使是良性息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发生恶变。所以,对于胃肠道息肉要予以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