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小儿乳糜泻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2024.08.29 16:46

小儿乳糜泻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易感性、麦胶蛋白的摄入以及自身免疫反应相关。

具体来说,遗传因素在小儿乳糜泻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特定遗传背景的个体,其肠道对麦胶蛋白等成分更为敏感。当摄入含麦胶蛋白的食物后,麦胶蛋白在肠道内被分解为一些肽段,这些肽段可引发异常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肠道绒毛,导致绒毛萎缩、变平,破坏了肠道正常的吸收功能。同时,这种免疫反应还会进一步加重肠道损伤,形成恶性循环。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可能也与发病机制有一定关联,其可能影响肠道的免疫平衡和屏障功能,促进乳糜泻的发生发展。

小儿乳糜泻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的相互作用。遗传易感性使得个体具有潜在的发病风险,而麦胶蛋白的刺激则是触发因素。自身免疫反应是导致肠道损伤的关键环节,不仅造成了肠道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全身症状。深入研究这些机制对于更好地理解乳糜泻、早期诊断以及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对肠道免疫系统、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进一步揭示,有望为小儿乳糜泻的防治提供更精准的策略和措施。同时,对于已经确诊的患儿,严格的无麦胶饮食管理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如何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以及探索新的治疗途径也是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