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原因是什么

2024.12.03 11:23

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原因主要有药物因素、酒精刺激、应激反应、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因素:许多药物可能导致急性胃黏膜损伤,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其合成减少会使胃黏膜防御能力下降。抗生素可能破坏胃内正常菌群平衡,影响胃黏膜的正常代谢。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遵循医嘱,尽量选择对胃黏膜刺激小的剂型或药物替代,必要时可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2.酒精刺激:酒精具有亲脂性和溶脂性,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高浓度的酒精能使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变薄,导致胃酸直接接触胃黏膜上皮细胞,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损伤。长期大量饮酒者更易出现急性胃黏膜损伤。减少酒精摄入是关键,避免空腹饮酒,饮酒时可适当进食一些食物以减轻酒精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3.应激反应:严重的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等重大的躯体或心理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这种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胃黏膜缺血、缺氧,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减少,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在应激状态下,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可给予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以预防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发生。

4.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在胃黏膜定植,产生多种酶和毒素,如尿素酶、空泡毒素等。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可中和胃酸,使局部环境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生存,但同时也会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空泡毒素可使胃黏膜上皮细胞产生空泡变性,破坏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破坏。一旦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的方案进行根除治疗。

5.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暴饮暴食、进食过快、过烫、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对胃黏膜造成机械性和化学性损伤。暴饮暴食会使胃内压力突然升高,容易引起胃黏膜撕裂。过烫的食物会烫伤胃黏膜,而过冷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避免食用过烫、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