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缺血会引发心肌病吗

2024.09.10 18:15

缺血是有可能引发心肌病的。

当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状态时,会对心肌细胞造成严重损害。心脏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影响其正常代谢和功能。持续的缺血可引起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和纤维化,逐渐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最终可能发展为缺血性心肌病。这种情况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会减弱,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同时,缺血还可能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加重心脏的损害。

长期缺血引发的心肌病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其他不良后果。心脏功能的下降会影响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的血液供应,导致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显著降低,日常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而且,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往往具有一定难度,除了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外,还需要针对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进行综合治疗。预防缺血性心肌病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导致心肌缺血的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等。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等措施,尽量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和持续时间,从而降低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生风险。缺血与心肌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