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

2024.11.25 13:09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包括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手术引流、局部制动、全身支持治疗、对症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是关键。应根据经验选用广谱抗生素,尽快覆盖可能的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在用药前要进行血培养等检查,以便后续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一般采用静脉给药,确保抗生素能在血液中迅速达到有效浓度,持续用药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2周左右,以彻底清除病原菌,防止病情反复。

2.手术引流:手术引流对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非常重要。当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手术目的在于引流脓液,减少毒血症症状,阻止急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手术方式包括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通过在骨皮质上钻孔或开窗,使骨髓腔内的脓液能够充分引流出来,同时可对局部组织进行冲洗,清除坏死组织等。

3.局部制动:局部制动有助于减轻疼痛、防止病理性骨折和炎症扩散。可采用石膏托、夹板或牵引等方法进行制动。制动可以使患肢得到休息,减少肌肉对病变骨骼的牵拉和刺激,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化。在制动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功能,避免因制动过紧而导致并发症。同时,随着病情的好转,应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制动方式和时间。

4.全身支持治疗:全身支持治疗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感染和炎症反应,患者身体消耗较大,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病情严重、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的方法补充营养。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贫血等,以提高患者对感染的耐受能力。

5.对症处理:对症处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病情恢复。对于发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或药物降温的方法控制体温。疼痛明显时,可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局部症状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整体状况,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X线等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积极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