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概述

2024.10.13 00:47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一种由化脓性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急性炎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发病原因主要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如疖、痈、扁桃体炎等,细菌经血液循环传播至骨骼有关。当细菌到达骨组织后,在干骺端的毛细血管内生长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骨质破坏。患者常表现为高热、寒战、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肢体活动受限、病理性骨折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会扩散,导致败血症、化脓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诊断,除了依据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外,还需要结合血常规、血培养、局部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方面,早期足量应用敏感抗生素是关键,同时要给予患肢制动、支持治疗等。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脓肿形成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切开引流、病灶清除等。患者在治疗后还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康复治疗,以恢复肢体功能,预防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如积极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对于降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发病率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