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酒精性肝病有脂肪变性吗

2024.08.11 08:03

酒精性肝病有脂肪变性。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酒精的代谢过程会对肝脏产生多种损害机制。当长期饮酒时,酒精主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其代谢产物会干扰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酒精可影响脂肪酸的氧化和转运,导致脂肪酸在肝细胞内蓄积,从而引起脂肪变性,这是酒精性肝病早期且常见的病理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单纯的脂肪变性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脂肪变性的出现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酒精可直接损伤肝细胞的线粒体,影响能量产生,使得脂肪酸氧化能力下降,进而促使脂肪堆积。其次,酒精会干扰肝细胞内的脂质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影响脂质的合成与分解平衡。长期饮酒还可能导致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代谢紊乱,间接促使脂肪合成增加。

脂肪变性本身可能并不一定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酒精性肝病发展的重要环节。如果继续饮酒,肝脏损伤会不断加重。临床上,通过超声、CT等检查可发现肝脏脂肪变性的表现。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首要的治疗措施就是戒酒,同时给予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以改善肝脏功能,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预防酒精性肝病的不良后果至关重要。酒精性肝病常伴有脂肪变性,这是其重要的病理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