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结核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024.08.11 19:08

肝结核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等综合判断。

肝结核常缺乏典型表现,诊断较为困难。临床症状方面,患者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也可能出现右上腹不适、肝区疼痛、黄疸等肝脏相关症状。体征可能有肝大、压痛等。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可能有轻度贫血,血沉常加快。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对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肝功能检查可能有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病原学检查如能找到结核分枝杆菌则是确诊的重要依据,但阳性率往往不高。影像学检查,超声可发现肝脏病变,如低回声结节等,但缺乏特异性。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更清楚地显示肝脏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对诊断有较大帮助。这些影像学表现也并非肝结核所特有。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通过经皮肝穿刺活检等手段获取肝脏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分析,如发现典型的干酪样坏死、肉芽肿等病理改变,结合临床可明确诊断。但肝穿刺有一定风险且并非都能成功获取典型病理。在诊断过程中,还需与其他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癌、肝脓肿等进行鉴别,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做出准确诊断。肝结核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和病理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有时可能需要反复检查和评估才能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