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常规能检查出什么疾病

2024.07.26 10:53

尿常规能检查出的疾病包括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肾脏疾病、结石病、尿路阻塞。具体分析如下:

1.泌尿系统感染:尿常规检查可以通过观察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成分,来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常见的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和细菌的数量增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2.糖尿病:尿常规检查中的尿糖指标可以反映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尿糖含量较高,尿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尿液中还可能出现蛋白质、酮体等异常成分,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

3.肾脏疾病: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成分,从而发现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包括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尿常规检查中,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成分的异常,提示肾脏功能受损。

4.结石病:尿常规检查中的结晶体、红细胞等指标,可以反映结石病的情况。结石病是指泌尿系统中出现结石,导致尿路阻塞、疼痛等症状。尿常规检查中,结晶体数量增多,提示结石病的可能性。

5.尿路阻塞:尿常规检查可以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等指标,来判断尿路是否阻塞。尿路阻塞是由结石、肿瘤、炎症等原因引起的,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常规检查中,尿液颜色深、透明度降低,提示尿路阻塞的可能性。

尿常规检查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对以上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有助于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