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走路后测量血压准不准

2024.09.10 18:15

走路后测量血压通常是不准确的。

当人走路后,身体处于活动状态,此时心率会加快,血液循环也会加快,而且肌肉的收缩等因素会导致血压出现波动,可能会使血压值高于安静状态下的血压水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立即测量血压,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人体在平静状态下的血压情况,从而可能会得到不准确的血压数值,干扰对血压状况的正确判断。

为了获得准确的血压测量值,建议在测量血压前先安静休息至少5到10分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等可能影响血压的行为。选择合适的测量姿势,如坐姿,背部靠在椅背上,双脚平放在地上,手臂放松置于桌面,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测量时使用经过校准的血压计,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测量。如果一次测量结果异常,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进行确认。准确的血压测量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规范、准确的测量,才能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血压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身体健康。所以,不要在走路后马上测量血压,而应遵循正确的测量要求和流程来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