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妊娠期心脏病

2024.09.10 18:15

妊娠期心脏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心脏疾病。

在妊娠期,孕妇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包括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等,这对心脏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如果孕妇原本就患有心脏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等,在妊娠期间可能会出现病情加重或出现新的问题。即使孕妇在孕前没有心脏病史,在妊娠期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诱发心脏病,如贫血、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妊娠期心脏病可能会导致孕妇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妊娠期心脏病,需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一方面,对于孕前就有心脏疾病的女性,在备孕前应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咨询,了解妊娠的风险,并在孕期加强监测和管理。另一方面,对于孕期新出现心脏问题的孕妇,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休息、限制活动、药物治疗等,必要时可能需要终止妊娠以保障孕妇的生命安全。同时,孕妇自身也需要注意自我保健,如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合理饮食等。妊娠期心脏病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和谨慎处理的问题,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