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中药药性理论中的五味指的是什么

2024.07.16 12:06

中药药性理论中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酸味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五味子可敛肺止咳、敛汗涩精等。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泄包括清泄、通泄、降泄,如黄芩清热泻火为清泄,大黄泻下通便为通泄,杏仁降气平喘为降泄;燥则可祛湿,如苍术燥湿健脾;坚指的是泻火存阴,如黄柏坚阴。甘味能补能和能缓,补即有补益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和可调和药性、和中,如甘草;缓能缓急止痛,如饴糖缓急止痛。辛味能散能行,散可发散表邪,如麻黄发散风寒;行能行气、行血,如木香行气止痛、川芎活血行气。咸味能下能软,下指泻下通便,如芒硝;软指软坚散结,如海藻、昆布等可消散瘰疬、瘿瘤等。

五味理论的形成,一是源于口尝而得,二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总结而来。不仅反映了药物的真实滋味,更重要的是高度概括了药物的作用特点,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五味可以推测药物的功效和作用趋向,帮助医生准确选药、组方,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五味理论也并非绝对,有些药物可能具有多种味,其功效也较为复杂。五味理论是中药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对中药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