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不良饮食习惯、自身免疫因素、年龄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会引发胃黏膜的慢性炎症,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胃黏膜萎缩,进而出现肠化现象。幽门螺杆菌能够凭借其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损伤胃和小肠的保护性内膜。在胃黏膜反复受损修复的过程中,胃黏膜细胞可能发生异常改变,逐渐向肠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转变,从而导致肠化。

2.胆汁反流:正常情况下,胆汁由肝脏分泌后经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参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当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幽门手术等原因时,胆汁可反流至胃内。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引起胃黏膜的炎症反应。长期的胆汁反流会使胃黏膜处于慢性炎症状态,不断刺激胃黏膜细胞,导致胃黏膜萎缩,在修复过程中出现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发展为肠化。

3.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食用高盐、腌制、熏烤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在胃内可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很强的致癌性,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引发炎症。另外,长期酗酒会直接刺激胃黏膜,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破坏胃黏膜的正常结构。过度吸烟也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减少胃黏膜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的抵抗力下降。这些不良饮食习惯长期作用,会导致胃黏膜反复受损,在修复过程中容易出现萎缩和肠化。

4.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如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等。壁细胞抗体可破坏胃黏膜中的壁细胞,壁细胞负责分泌胃酸和内因子。内因子的缺乏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恶性贫血等并发症。由于壁细胞不断被自身抗体攻击,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胃黏膜逐渐萎缩,进而可能出现肠化现象。

5.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胃黏膜也不例外。胃黏膜的血液循环会逐渐减慢,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下降,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弱。同时,老年人的胃黏膜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药物、饮食等。在多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下,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的几率增加,进而容易发展为萎缩性胃炎伴肠化。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定期进行胃部检查,积极治疗胃部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对于预防和改善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化都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