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脏疾病一定会发展成肝硬化吗

2024.09.25 08:33

肝脏疾病不一定都会发展成肝硬化。

虽然肝脏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存在发展为肝硬化的风险,但并不是所有的肝脏疾病都会必然走向这一结局。许多肝脏疾病,如轻度的脂肪肝、急性肝炎等,在及时干预和恰当治疗下,是可以完全康复而不进展为肝硬化的。即使是一些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良好的生活方式管理以及定期监测,也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减少肝硬化发生的概率。

不可否认的是,部分肝脏疾病确实可能逐渐发展至肝硬化阶段。这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比如病因持续存在且未得到有效控制,像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的持续活跃复制、长期大量饮酒、自身免疫性肝病未得到恰当治疗等。患者不重视疾病,没有遵医嘱进行治疗和生活管理,如不定期复查、依然保持不良生活习惯等,也会增加肝硬化的发生风险。当肝脏反复或持续受到损伤时,肝细胞不断被破坏和再生,在这个过程中肝脏的纤维组织逐渐增生、沉积,正常的肝脏结构被破坏,形成肝硬化。一旦发展到肝硬化阶段,肝脏的功能会严重受损,可能出现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对于肝脏疾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定期进行肝脏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肝硬化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