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经常熬夜对房颤有什么影响

2024.10.12 11:00

经常熬夜对房颤的影响包括加重心脏负担、影响神经调节、降低免疫力、扰乱生物钟、增加血栓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加重心脏负担:心脏在夜间本应处于相对休息的状态,但熬夜会使心脏持续工作,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和工作量。长时间的熬夜会导致心肌疲劳,对于房颤患者来说,这可能进一步加重心房的电生理紊乱,使房颤发作更加频繁或症状加重。

2.影响神经调节:熬夜会打乱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交感神经兴奋度增加,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应激性,容易诱发或加重房颤。

3.降低免疫力:长期熬夜会削弱身体的免疫力,使身体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一旦发生感染,炎症反应可能波及心脏,影响心肌的正常功能,从而对房颤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4.扰乱生物钟:人体的生理节律有内在的规律,熬夜破坏了这种生物钟的平衡。生物钟紊乱会影响激素的分泌,包括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激素,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功能,不利于房颤的控制。

5.增加血栓风险:房颤本身就容易形成血栓,而熬夜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这两者叠加,会显著提高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一旦血栓脱落,可能引发严重的栓塞并发症,如脑栓塞等。

经常熬夜对于房颤患者是极为不利的,会从多方面加重病情,增加并发症的风险。房颤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