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跳过缓可以通过运动改善吗

2024.09.10 18:14

心跳过缓有可能通过运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一些生理性的心跳过缓,适度的运动可能会有帮助。运动可以增强心肌的力量和耐力,提升心脏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促使心跳速率有所增加。通过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使心脏逐渐适应一定的负荷,从而可能对心跳过缓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这并不意味着运动是解决心跳过缓的唯一方法或万能钥匙。

但并非所有心跳过缓的情况都适合通过运动来改善。如果心跳过缓是由疾病因素引起,如严重的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单纯依靠运动不仅不能有效改善,反而可能带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发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症状。对于这类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即使是生理性的心跳过缓,在进行运动时也需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疗帮助。心跳过缓是否可以通过运动改善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盲目进行运动,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