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慢性胃炎会引起消化道出血吗

2024.09.25 08:33

慢性胃炎有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当炎症持续存在且较为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胃黏膜的损伤和病变。胃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可出现糜烂、溃疡等情况,这些病变如果侵犯到小血管,就可能导致出血。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呕血、黑便等表现。但一般来说,慢性胃炎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相对较少且出血量通常较小,多数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或少量黑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时,可能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增加出血的风险和严重程度。

虽然慢性胃炎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但这并不是其常见的主要表现。慢性胃炎患者更多的是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饱胀感、反酸、嗳气等症状。如果慢性胃炎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消化道出血症状,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如胃镜检查等,以明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平时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如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精的摄入等,以减轻胃部负担,避免病情加重。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避免长期使用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也有助于预防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已经确诊慢性胃炎,应遵医嘱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慢性胃炎与消化道出血存在一定的关联,患者和医生都应予以关注,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