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胃炎会不会导致消化道出血

2024.08.07 21:21

胃炎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

胃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当胃黏膜发生炎症时,胃黏膜的完整性可能会受到破坏,如果炎症持续存在或加重,可能会导致胃黏膜的损伤进一步加深,波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的血管,就有可能引起出血。

一般来说,急性胃炎中的急性应激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等较容易出现消化道出血。比如,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败血症等严重应激状态可导致急性应激性胃炎,胃黏膜可出现糜烂、出血。而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摄入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出血。慢性胃炎患者如果病情长期不愈,胃黏膜在炎症的反复刺激下持续受损,也可能发生出血,多表现为少量、间歇性的出血,可出现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但较少引起大量出血。

如果胃炎患者同时存在一些其他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如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或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等,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会更高。

当胃炎患者出现呕血、黑便、头晕、乏力等消化道出血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如血常规、胃镜等,以明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如药物止血、内镜下止血等。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保持情绪稳定,暂禁食或进流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硬、过烫的食物,以利于胃黏膜的修复和止血。

胃炎有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尤其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胃炎患者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积极治疗胃炎,以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