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胃内幽门螺杆菌

2024.11.19 09:21

胃内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

幽门螺杆菌呈螺旋状或S形、弧形,具鞭毛,微需氧,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严苛,空气中只能存活数小时,通常在胃中发现。与许多胃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能够凭借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损伤胃和小肠的保护性内膜,从而使胃酸引发开放伤口,也就是溃疡。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慢性胃炎,患者会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还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虽然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一定会得胃癌,但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由于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口传播,所以要尽量不吃生冷食物,像一些未彻底清洗或煮熟的蔬菜、水果、生水,可能携带幽门螺杆菌,食用后易被感染。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家庭聚餐时不使用公筷的话,已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易通过餐具将菌传染给他人。另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等也有助于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如果怀疑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应及时就医,通过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等方法确诊,并接受规范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