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菌

2024.08.24 20:28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

幽门螺杆菌主要定植在人类的胃黏膜中。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这种细菌呈螺旋状,有鞭毛,使其能够在胃内的酸性环境中较为灵活地移动。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对于医学领域尤其是胃肠病学具有重要意义。与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是胃癌。

幽门螺杆菌能够在胃内生存,主要依赖于其一系列适应机制。可以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从而中和胃酸,为自身创造一个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破坏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等一系列症状。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通常采用呼气试验、胃镜检查并取活检等方法。一旦确诊感染,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出现。治疗通常采用多种药物联合的方案,包括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还可能与一些其他健康问题存在关联,比如某些血液系统疾病等。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对于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也非常重要,如勤洗手、分餐制等。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的细菌,对其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