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的概述

2024.09.10 18:15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表现。正常情况下,心脏有规律地跳动,维持着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和生理功能。当心律失常发生时,心脏的电活动出现异常,可能导致心跳过快、过慢、不规律跳动或心跳停顿等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心脏的传导系统出现问题,如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传导阻滞等;也可能是由于心肌病变、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精神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心律失常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有些人则会出现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不适。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危及生命,如心室颤动等,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

对于心律失常的认识和理解至关重要。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等检查手段来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原因。治疗方法包括去除诱因、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患者自身也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加重。同时,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和随访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心律失常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疾病领域,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