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室性心律失常的概述

2024.09.10 18:15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失常现象,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多种类型。

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心室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改变是重要原因之一,如心肌缺血、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可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心脏结构异常,如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肌瘢痕形成,也可能为异常电活动的形成提供基础。一些生理性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吸烟、饮酒等也可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在本身心脏有一定潜在异常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

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和危害程度因具体类型而异。室性早搏可能仅表现为心悸、心跳间歇感等,通常危害相对较小,但频繁发作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可能会影响心脏功能。室性心动过速若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头晕、乏力、低血压甚至晕厥等。而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则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迅速导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需要结合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治疗方法包括去除诱因、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植入心脏除颤器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严重程度、基础心脏疾病等因素个体化制定,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心律失常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影响。同时,患者自身也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规律,积极配合治疗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