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放射性肠炎能做肠镜检查吗

2024.08.04 09:32

放射性肠炎患者在病情需要且经医生评估后通常可以做肠镜检查。

放射性肠炎是由于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线治疗后而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对于放射性肠炎患者是否能进行肠镜检查,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病情较重,有明显的腹痛、腹泻、便血、肠穿孔等表现时,通常不适合马上进行肠镜检查,以免加重病情或导致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但如果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医生经过综合评估认为进行肠镜检查的获益大于风险,可以谨慎地进行肠镜检查。肠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病变情况,如炎症的范围、程度、有无溃疡、狭窄等,对于明确诊断、评估病情以及指导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决定对放射性肠炎患者进行肠镜检查时,医生会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首先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放疗的时间、剂量、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特点等。还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腹部检查等。同时,会结合血液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等等结果来综合判断。如果患者存在肠镜检查的禁忌证,如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肠梗阻等,医生则会选择其他合适的检查方法。在进行肠镜检查前,患者需要做好肠道准备,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检查过程中,医生会轻柔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检查后,患者也需要密切观察有无腹痛加重、便血增多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放射性肠炎患者能否做肠镜检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