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胆道蛔虫病

2024.11.19 09:21

胆道蛔虫病是肠道蛔虫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蛔虫钻入胆道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蛔虫通常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当人体全身或局部因素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胃酸度降低、肠内低氧时,蛔虫可因其寄生环境的变化而向上窜动,经十二指肠乳头钻入胆道。患者会突然出现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绞痛,疼痛呈阵发性发作,间歇期可完全不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有时可吐出蛔虫。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因为蛔虫钻入胆道后引起胆道梗阻或并发胆道感染所致。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胆道蛔虫病需要注意很多方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防止蛔虫卵经口进入人体。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对于儿童,要定期进行驱虫治疗,但驱虫药的使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如果出现疑似胆道蛔虫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驱虫、解痉止痛、抗感染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