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会导致心力衰竭对吗

2024.09.10 18:14

冠心病会导致心力衰竭。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当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状态时,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会逐渐下降,心脏的泵血能力减弱,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从而容易引发心力衰竭。随着冠心病病情的进展,心肌受损的范围和程度可能会不断加重,心脏的负荷持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发生心肌梗死,这会使部分心肌丧失功能,剩余的心肌需要承担更大的工作负荷来维持心脏的正常运转,长此以往,也容易诱发心力衰竭。而且,冠心病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心律失常会影响心脏的节律和收缩协调性,使心脏的泵血功能受到干扰,也为心力衰竭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心力衰竭一旦发生,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预后。对于冠心病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和管理,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规范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等措施,延缓冠心病的进展,降低心力衰竭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同时,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心力衰竭的迹象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