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慢性心衰会引发哪些疾病

2024.10.12 11:00

慢性心衰可能引发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血栓栓塞等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慢性心衰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心肌受损、心脏电生理活动异常,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导致心脏节律紊乱。心衰时,心肌细胞的代谢和功能障碍,影响了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使得心脏的电活动不稳定,容易出现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甚至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

2.肺部感染:慢性心衰患者往往存在肺循环淤血,这使得肺部的防御机制减弱,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淤血导致肺部的毛细血管压力升高,肺泡的渗出增加,影响了气体交换,同时也为细菌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肺部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心衰,形成恶性循环。

3.肾功能不全:心衰时心输出量减少,肾脏的灌注不足,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受损。同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会引起肾脏血管收缩,加重肾脏缺血。长期的肾脏灌注不足和肾血管收缩,可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4.肝功能损害:慢性心衰时,肝脏的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肝脏淤血、肿大。长期的淤血和缺氧会损害肝细胞的功能,引起肝功能异常。心衰引起的体循环淤血还可能导致腹水、黄疸等症状。

5.血栓栓塞:心衰患者由于心脏收缩功能减弱,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尤其是在心房颤动的情况下,心房内的血流瘀滞更为明显,血栓形成的风险更高。一旦血栓脱落,可随血液循环栓塞到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慢性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引发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密切监测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