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概述

2024.08.11 19:12

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精神因素为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如情绪紧张、焦虑、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烦恼、意外不幸等,均可影响胃肠功能正常活动,进而引起胃肠道的功能障碍。

胃肠道功能紊乱起病多缓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胃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多表现为反酸、嗳气、厌食、恶心、呕吐、剑突下灼热感、食后饱胀、上腹不适或疼痛,每遇情绪变化则症状加重。肠神经官能症又称肠易激综合征,为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以肠道症状为主,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和便秘、左下腹痛时可扪及条索状肿物,腹痛常因进食或冷饮而加重,在排便、排气、灌肠后减轻。腹痛常伴有腹胀、排便不畅感或排便次数增加,粪便可稀可干等症状。过去称之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黏液性结肠炎、情绪性腹泻等。

除了上述的典型症状外,患者还可能伴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如失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神经过敏、头痛等。在诊断胃肠道功能紊乱时,需要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如胃肠道炎症、肿瘤等。

对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方面,患者需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药物治疗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胃肠动力药、解痉药等。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