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心肌梗死时形成的血栓是

2024.07.12 11:13

心肌梗死时形成的血栓主要是白色血栓和混合血栓。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继而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首先是血小板迅速黏附、聚集于受损的内皮处形成血小板血栓,即白色血栓,主要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构成。随着病程进展,在白色血栓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血小板聚集以及纤维蛋白的沉积、并网罗红细胞,形成混合血栓。这种血栓体积较大,可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严重缺血甚至坏死。

白色血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当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后,内皮下胶原暴露,激活血小板,使其黏附、聚集在损伤部位。混合血栓则是在白色血栓形成后,血流进一步受阻,凝血系统被激活,产生大量纤维蛋白,与血小板、红细胞等共同构成。

血栓的形成是心肌梗死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及时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对于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临床上常采用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方法来去除血栓,开通阻塞的血管。同时,预防血栓形成也是防治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以及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