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巴雷特食管的检查有什么

2024.08.17 18:54

巴雷特食管的检查主要包括内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24小时pH监测、食管测压以及放射性核素扫描。具体分析如下:

1.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诊断巴雷特食管的首选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食管黏膜的变化。通过内镜,医生可以发现食管下段的柱状上皮化生,这是巴雷特食管的主要特征。内镜检查还可以评估病变范围、有无并发症等,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内镜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取病变部位的黏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通过观察组织切片,可以明确诊断巴雷特食管,并判断有无腺癌前期病变。这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24小时pH监测:24小时pH监测用于评估胃食管反流病的严重程度,对于巴雷特食管的诊断也有一定帮助。通过监测食管内pH值,可以了解食管下端是否存在过度酸性反流,从而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4.食管测压:食管测压是一种评估食管功能的方法,可以了解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和食管蠕动功能。在巴雷特食管的诊断中,食管测压有助于了解食管的功能状态,为治疗提供参考。

5.放射性核素扫描:放射性核素扫描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评估食管黏膜的吸收功能。在巴雷特食管的诊断中,放射性核素扫描有助于了解病变范围和程度,对病情评估有一定帮助。

巴雷特食管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在确诊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内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早期发现腺癌前期病变。同时,根据病情和检查结果,医生会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降低并发症风险。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生活习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