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气管插管术的适应症有哪些

2025.03.07 20:04

气管插管术的适应症包括呼吸衰竭、气道保护、全身麻醉、心肺复苏、气道阻塞等,具体分析如下:

1.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术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当患者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且通过常规氧疗无法改善时,气管插管可以确保有效的通气支持。呼吸衰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等。通过气管插管,可以连接呼吸机,提供机械通气,改善气体交换,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气管插管还可以减少呼吸肌的负担,降低氧耗,为原发病的治疗争取时间。

2.气道保护:在某些情况下,患者的气道保护能力受损,存在误吸风险,此时需要进行气管插管。例如,昏迷患者、严重颅脑损伤患者、药物过量或中毒患者等,由于意识障碍或吞咽反射减弱,容易发生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气管插管可以建立人工气道,防止胃内容物或分泌物进入肺部,保护气道通畅。对于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插管也是确保气道安全的重要手段。

3.全身麻醉:在全身麻醉手术中,气管插管是确保患者通气和氧合的关键步骤。全身麻醉药物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自主呼吸减弱或消失,因此需要通过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气管插管还可以防止麻醉过程中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确保手术安全。气管插管便于麻醉医生控制患者的呼吸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等,以适应手术需求。在某些复杂手术中,如胸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等,气管插管更是不可或缺的麻醉管理手段。

4.心肺复苏: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气管插管是建立高级气道支持的重要措施。当患者发生心跳骤停时,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可以确保有效的通气和氧合,提高复苏成功率。气管插管后,可以通过呼吸机或气囊进行正压通气,维持足够的氧供,减少脑缺氧损伤。气管插管还可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避免复苏过程中发生吸入性肺炎。在心肺复苏的后续治疗中,气管插管也为进一步的呼吸支持提供了便利。

5.气道阻塞:当患者出现严重的气道阻塞,如喉头水肿、异物阻塞、肿瘤压迫等,气管插管是紧急解除气道梗阻的有效方法。气道阻塞会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生命。通过气管插管,可以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恢复气道通畅,改善氧合。在某些情况下,如喉头水肿或肿瘤压迫,气管插管还可以为后续的治疗,如气管切开或手术切除,争取时间。对于无法通过气管插管解除阻塞的患者,可能需要紧急进行气管切开术。

气管插管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应症,但其操作需要严格掌握指征和技巧,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实施气管插管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气道情况,选择合适的插管方法和设备。插管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操作安全。插管后,还需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和固定情况,防止导管移位或脱出。对于长期插管的患者,应注意气道湿化和护理,预防感染和气道损伤。气管插管术是一项重要的急救和治疗手段,合理应用可以挽救生命,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