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幽门螺杆菌能导致反流性胃食管炎症

2024.11.19 09:2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能够导致反流性胃食管炎症的。

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于胃黏膜组织中。当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部后,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可引起胃黏膜的炎症反应,破坏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这种炎症会影响胃的排空功能,导致胃内压力异常升高。正常情况下,食管下括约肌起到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的作用,但胃内压力升高后,就容易突破食管下括约肌的屏障,使胃酸、胃蛋白酶等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从而引发反流性食管炎。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能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调节机制,进一步削弱其抗反流的能力。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胃部炎症还可能改变胃内的酸碱平衡,使胃酸分泌失调,过多的胃酸反流到食管,加重食管黏膜的损伤,促使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反流性食管炎这一情况,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一些方面。如果怀疑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已经确诊反流性食管炎,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像一些未彻底清洗或煮熟的蔬菜、水果、生水,都可能携带幽门螺杆菌。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家庭聚餐时最好实行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遵循医嘱按疗程用药,并且在治疗后要复查,确保幽门螺杆菌被彻底清除,以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风险或者防止其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