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德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肝胆外科

肝内低回声区是怎么回事

2022.05.23 22:36

肝内低回声区考虑是肝囊肿、肝血管瘤、肝脏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

1.肝囊肿。其发生与胚胎时期肝内胆管和淋巴管发育障碍有关,当囊肿体积逐渐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时,会引起腹胀、腹部不适等表现。一般在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时,可出现肝内有圆形或者类圆形的低回声区,包膜比较完整,边界也比较清楚。若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可遵医嘱选择经皮穿刺术、外科手术将其切除。

2.肝血管瘤。其发病原因与先天性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以及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有关,大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若瘤体比较大,压迫邻近组织器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餐后饱胀等不适。一般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可出现低回声或者混合性回声,回声通常不均匀,会呈条索状的改变。对于存在出血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瘤体,可采取手术的方法将其切除。

3.肝脏恶性肿瘤。常见的发病原因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以及接触某些化学致癌物有关,由于瘤体压迫周围的邻近器官,一般会引起患者出现嗳气、腹痛、上腹部不适等症状。通常在进行B超检查时,可表现为回声不均匀的低内回声区,边界不是很清楚,通过CT检查还可看见快进快出的表现。一旦确诊,需及时采取手术将其切除,若无法进行手术,可选择放化疗来提高疗效。

除以上原因以外,如果患者出现肝腺瘤、肝错构瘤等疾病,也会引起此检查结果,具体需根据临床症状以及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