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硬化性骨髓炎

2024.11.07 15:04

硬化性骨髓炎是一种以骨质硬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骨髓炎。

硬化性骨髓炎的病变主要是骨质的过度增生硬化。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是低毒性感染所致。细菌感染后,由于毒力较弱,身体的抵抗力与细菌的侵袭力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炎症反应不像急性骨髓炎那样表现为明显的化脓、骨质破坏等典型症状,而是以骨质的硬化为主。骨髓腔内可能存在着炎性肉芽组织,周围骨质不断增生,使骨髓腔变窄甚至闭塞。这种骨质硬化会导致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病情。

从临床表现来看,患者通常会有局部的疼痛,疼痛程度可能时轻时重,多为隐痛或胀痛。由于骨质硬化,受累骨骼的强度可能会发生改变,在受到外力时更容易发生骨折。在诊断方面,除了依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外,还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可发现骨质增厚、硬化,骨髓腔狭窄等典型表现;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质的结构变化,有助于明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在治疗上,相对比较棘手,因为硬化的骨质阻碍了药物的渗透,单纯使用抗生素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可能需要综合治疗,包括长期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手术开窗减压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