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什么是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

2024.10.09 08:08

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有排卵情况下发生的异常子宫出血。

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是由于黄体萎缩不全或黄体功能不足等导致。在正常月经周期中,排卵后黄体形成,分泌孕激素,若黄体萎缩过程延长,会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引起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基础体温呈双相,但下降缓慢。而黄体功能不足时,会使孕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引起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可正常或减少、不孕或早期流产等情况。

这种类型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虽然有排卵,但黄体功能存在异常。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子宫内膜不规则反应、生殖系统炎症等。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异常、月经间期出血等症状,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对于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内分泌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治疗方法包括调整月经周期、促进黄体萎缩、补充孕激素等,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精神压力过大等,以利于病情的恢复和预防复发。如果病情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措施或手术干预。对于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