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慢性肾炎会导致水肿吗

2024.09.07 12:18

慢性肾炎会导致水肿。

慢性肾炎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引起水肿。这是慢性肾炎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肾脏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作用。当慢性肾炎发生时,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减退,使得肾脏不能有效地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钠离子排出体外。水分在体内蓄积,首先会在身体较为疏松的部位表现出水肿,如眼睑、颜面部等,尤其在清晨起床时较为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水肿可能会逐渐蔓延至下肢,甚至出现全身性水肿。慢性肾炎患者还可能伴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其他症状。如果水肿持续加重且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力衰竭;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进一步影响呼吸和消化功能。同时,长期的水肿还可能导致皮肤感染、破溃等问题。对于慢性肾炎患者出现的水肿,治疗上主要包括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限制水钠摄入、合理使用利尿剂等措施,以减轻水肿症状,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慢性肾炎与水肿密切相关,水肿的出现提示肾脏功能可能已经受到了损害,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