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软化症会引起肌肉萎缩吗

2024.10.13 00:46

骨软化症可能会引起肌肉萎缩。

骨软化症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异常等导致骨骼矿化障碍的一种疾病。当患有骨软化症时,患者常出现骨痛、骨骼变形等表现,活动能力会受到明显限制。由于长期活动减少、肢体活动不充分,肌肉得不到足够的刺激和锻炼,就容易逐渐发生废用性萎缩。同时,骨软化症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整体代谢和营养状况,这也可能对肌肉的正常功能和维持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促进肌肉萎缩的发生。这种骨骼的病变会使患者在活动时感到不适甚至疼痛,从而下意识地减少活动量,长此以往,肌肉会因为缺乏运动而出现萎缩现象。

在临床上,对于骨软化症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骨骼状况外,还需要关注肌肉萎缩的问题。应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度进行肢体活动和康复锻炼,以尽量减少肌肉萎缩的发生和发展。物理治疗等措施也有助于保持肌肉的张力和功能。如果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肌肉萎缩,除了上述措施外,可能还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肌肉康复训练,包括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电刺激等多种方法,来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骨软化症与肌肉萎缩存在一定关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和处理,以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