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什么

2024.09.10 18:14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一种由于肾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的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主要是因为肾动脉病变影响了肾脏的血液供应,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当肾动脉狭窄时,肾脏会出现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压升高。这种高血压通常具有血压升高程度较为明显且较难控制,常使用多种降压药物效果仍不理想;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血压急剧升高的情况;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腹部或腰部血管杂音等表现。

进一步扩展来说,肾血管性高血压如果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长期的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肾脏功能也可能逐渐恶化,出现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对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如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等,以明确肾动脉的病变情况。治疗方面,主要包括经皮肾动脉成形术、外科手术以及药物治疗等,具体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以改善血压控制,保护肾脏和其他脏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血压难以控制或有特殊表现的患者,应警惕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