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

2024.10.13 00:4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脊柱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患者多有腰部疼痛,且疼痛可在劳累、打喷嚏、咳嗽等情况下加重。下肢放射痛也是常见表现,可沿着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背。还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无力,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障碍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增长导致的椎间盘退变、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遗传因素、腰骶先天异常等。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坐姿、站姿,过度负重,以及缺乏锻炼等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牵引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症状表现等综合考虑。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加强腰部保护和锻炼,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患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