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痛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2024.11.25 13:09

痛风与类风湿关节炎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面存在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病因:痛风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等组织引起的疾病。而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关节滑膜炎症。

2.发病机制:痛风的发病机制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沉积,引发炎症反应,激活白细胞吞噬尿酸盐结晶,释放多种炎症介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主要是自身免疫细胞攻击关节滑膜,滑膜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产生多种炎性因子,导致滑膜血管翳形成,破坏关节软骨和骨组织。

3.临床表现:痛风多在夜间突然发作,起病急骤,疼痛剧烈,多累及单侧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其他关节如踝关节、膝关节等,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发作呈间歇性。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多关节受累,常见于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晨僵时间较长,可持续1小时以上,关节疼痛、肿胀、畸形逐渐进展。

4.实验室检查: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在急性发作期白细胞计数可升高,关节滑液检查可发现尿酸盐结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自身抗体常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关节滑液检查可见炎性细胞,但无尿酸盐结晶。

5.治疗:痛风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的止痛治疗,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等,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和苯溴马隆等促进尿酸排泄药物。类风湿关节炎主要采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还可使用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

痛风和类风湿关节炎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患者如果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准确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医生在诊断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避免误诊误治。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