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亚急性心肌梗死是什么

2024.07.12 11:13

亚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梗死发生后,梗死灶内的红细胞开始溶解,白细胞开始溶解和吸收,以及纤维蛋白沉积等,这些过程在梗死灶形成后的一周左右开始出现,并持续数周至数月,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梗死灶。

具体来说,亚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肿胀和间质水肿,这是由于缺血后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随着梗死后一系列炎症反应的发生,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和坏死。这些变化在梗死后一周左右最为明显,但坏死的心肌细胞周围的间质水肿和炎细胞浸润等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此外,亚急性心肌梗死的另一个特点是纤维蛋白沉积和肉芽组织形成,这有助于梗死灶的修复和重塑。这些修复反应也会导致局部心肌细胞的丧失和瘢痕形成,从而影响心脏的功能。因此,亚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亚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肌梗死后的病理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梗死灶,并伴随着一系列炎症反应和修复过程。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