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什么是下消化道出血

2024.09.30 10:26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包括小肠、结肠和直肠等部位的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较为多样。其中,肠道的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可因肠道黏膜的炎症、糜烂和溃疡而导致出血。肠道憩室也是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当憩室发炎或破裂时。肠道肿瘤,特别是结肠癌,在其生长过程中容易侵犯血管引起出血。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血管瘤等也可能引发下消化道出血。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也可能影响凝血功能而导致肠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速度、出血部位等。少量出血可能仅表现为粪便潜血阳性;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鲜血便或暗红色血便,甚至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可能伴有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诊断下消化道出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方法,如结肠镜、小肠镜、血管造影等,以明确出血的具体部位和原因。治疗方面,首先要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对于一些慢性出血患者,还需要注意营养支持和贫血的纠正。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的疾病,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