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外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2024.09.10 18:15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疾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所致。当这些因素存在时,血液容易在下肢深静脉中形成血栓。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扩张等症状。如果血栓脱落,还可能随血流进入肺部,引发肺栓塞,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胸痛甚至危及生命。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不容小觑。除了可能导致肺栓塞外,长期存在的血栓还可能引起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出现下肢沉重、色素沉着、皮肤溃疡等慢性并发症。对于长期卧床、手术、创伤、恶性肿瘤、妊娠等人群,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在诊断方面,医生通常会结合症状、体征、超声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取栓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抬高患肢,避免久坐久站,同时要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和定期复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键在于避免危险因素,如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术后早期活动等。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同时预防工作也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