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直肠给药是什么意思

2024.11.19 09:21

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直肠,使药物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发挥药效的一种给药方式。

直肠具有丰富的血管和黏膜组织,这些特点使得药物在直肠内能够被较好地吸收。这种给药方式有多种形式,例如直肠栓剂,是一种固体剂型,塞入直肠后会在体温的作用下逐渐融化释放药物;还有直肠灌肠剂,是液体剂型,通过专门的器具将药物溶液注入直肠。直肠给药在一些情况下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一些口服给药困难的患者,如儿童、昏迷患者等,直肠给药是一种很好的替代途径。而且,部分药物经直肠吸收后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就是说药物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在进行直肠给药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要确保给药器具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如果是使用栓剂,在塞入直肠前可适当涂抹一些润滑剂,便于栓剂顺利进入直肠,同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直肠黏膜。对于灌肠给药,灌肠液的温度要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刺激直肠黏膜,引起不适。另外,直肠给药的剂量和药物种类需要严格遵循医嘱,不能自行随意更改,因为不同的药物在直肠的吸收情况有所差异,错误的用药可能导致药效不佳或者出现不良反应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