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中药最常见的是哪些

2024.09.25 08:33

药物性肝病是由某些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其中一些中药也可能导致此类病症。最常见的中药包括雷公藤、何首乌、黄药子、土三七和苍耳子。具体分析如下:

1.雷公藤:雷公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消肿止痛等功效。雷公藤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对肝脏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病。在使用雷公藤时,需注意剂量和疗程,避免过量。

2.何首乌:何首乌具有滋补肝肾、乌须发、益精血等作用。但其含有的大黄酚、大黄素等成分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尤其是在长期大量使用时。在使用何首乌时,应遵循医嘱,严格控制剂量。

3.黄药子:黄药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但其含有的大黄酸、大黄素等成分可能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长期大量使用黄药子,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病。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剂量和疗程,避免过量。

4.土三七:土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但其含有的生物碱类成分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长期大量使用土三七,尤其是生用,容易引发药物性肝病。在使用土三七时,应遵循医嘱,注意剂量和用法。

5.苍耳子:苍耳子具有祛风湿、通鼻窍、解毒等功效,但其含有的苍耳子苷等成分可能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长期大量使用苍耳子,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病。在使用苍耳子时,需注意剂量和疗程,避免过量。

药物性肝病在中草药使用中不容忽视。在使用上述中药时,应遵循医嘱,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同时,对于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应谨慎使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引发药物性肝病。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和患者都应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