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包炎治疗期间应该如何护理

2024.10.12 11:00

急性心包炎治疗期间应注重病情监测、休息与活动、饮食调理、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病情监测:在急性心包炎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并及时记录异常情况。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四肢末梢循环等,以便及时发现心包积液、心脏压塞等并发症。对于疼痛程度的评估也应持续进行,以便调整止痛药物的使用。

2.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是急性心包炎患者恢复的关键。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在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在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并发症。

3.饮食调理:急性心包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摄入,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保持水分平衡,避免摄入过多液体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4.疼痛管理:急性心包炎患者常伴有胸痛,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疼痛。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鸦片类药物等。可通过心理疏导、放松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5.心理支持:急性心包炎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复、疼痛等症状而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及时解答疑惑,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同时,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性心包炎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同时,护理人员还需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