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脾虚下陷是怎么回事

2024.07.16 12:07

脾虚下陷是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下陷,而出现的一系列证候。其病因可能是脾气虚衰、久泻久痢、劳累过度、妇女孕产过多、长期慢性疾病等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脾气虚衰: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不能正常升清,导致清气下陷。这多由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因素损伤脾气所致。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莲子等。

2.久泻久痢:长期的泄泻或痢疾,使脾气受损,清气下陷。要及时治疗泄泻和痢疾,避免病情迁延,同时注意调理脾胃功能。

3.劳累过度:过度劳累,尤其是长期的重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可耗伤脾气,引起脾虚下陷。需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4.妇女孕产过多:妇女怀孕和生产过程会消耗大量气血,若次数过多,容易导致脾虚。此类人群要注重产后调养,补充营养,适当休息。

5.长期慢性疾病:患有慢性疾病日久,正气耗伤,脾气亦虚,可出现脾虚下陷。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兼顾调理脾胃。

脾虚下陷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护脾胃功能。一旦出现脾虚下陷的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辨证论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病情,促进身体的康复。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过激对脾胃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