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 眼科

糖尿病何时发生视网膜病变

2024.09.25 10:13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一般在患病5至10年后可能发生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对视网膜的微小血管造成损害,使其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视网膜的血管壁会变得脆弱,容易发生渗漏、出血,还可能形成微血管瘤等。早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变的加重,会逐渐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甚至可能导致失明。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血压、血脂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就越高。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也会增加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视网膜病变至关重要。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同时,要积极控制血压、血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及时进行治疗。早期的视网膜病变通过积极治疗和良好的血糖控制,病情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延缓和控制。如果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可能需要采取激光治疗、手术等方法来挽救视力,但治疗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早期筛查,保护好自己的视力。